五子棋百科|English version entrance|围棋百科|中国象棋百科|国际象棋百科|国际跳棋百科|其它棋类百科|


使用说明

书籍名称:五子棋实战与布局一本通,李元秀

内容简介        五子棋是我国民间熟知的古老棋种,传播广泛,尤其是近年来得到亚欧等许多国家的重视,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比赛项目。它简单易学、老少皆宜,对开发智力、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具有积极作用。   《五子棋实战与布局一本通》对连珠五子棋的基础知识与实战布局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可供广大五子棋爱好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五子棋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棋盘、棋子、记谱方法 第三节 连珠五子棋的术语 第四节 连珠五子棋的基本下法 第五节 连珠五子棋的比赛规则 第六节 连珠五子棋比赛规则的解释 第七节 连珠五子棋竞赛中的规定和特例 第八节 连珠五子棋的段级位 第九节 连珠五子棋的开局与口诀 第十节 那氏五子兵法 第十一节 追下取胜 第十二节 一子双杀 第十三节 “VCF” 第十四节 排局字谜 第二章 五子棋布局方略 一、寒星局 二、溪月局 三、疏星局 四、花月局 五、残月局 六、雨月局 七、金星局 八、松月局 九、丘月局 十、新月局 十一、瑞星局 十二、山月局 十三、游星局 十四、长星局 十五、恒星局 十六、水月局 十七、流星局 十八、云月局 十九、浦月局 二十、岚月局 第三章 五子棋攻守技巧 第一节 攻连循序 第二节 守外驾牵 第四章 五子棋实战技巧 第一节 开局篇 第二节 中局篇 第三节 “做反四法”——残局技巧篇 第四节 心理战篇 第五章 棋形与实战运用 第一节 五子棋的棋形——单一棋形 第二节 五子棋的棋形——组合棋形 第三节 五子棋的棋形与禁手 第四节 五子棋棋形的防守点

前言/序言  前言/序言    相传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无意之中画下了十七条横线十七条竖线,这无意中的发明造就了五子棋。早在公元595年古人就用瓷来烧制五子棋盘了。千百年来,人们用各种材质来制造围棋的棋子,如:玻璃、瓷器、玉、玛瑙、铜等。   古代五子棋棋盘与围棋棋盘是通用的,汉魏时为十七路(17×17)棋盘,至南北朝时即已流行十九路(19×19)棋盘,直至1931年,才出现所谓五子棋专用棋盘,如图所示,为十五路(15×15)棋盘,形状近于正方形,平面上画横竖各15条平行线,线路为黑色,构成225个交叉点,邻近两个交点的距离纵线约为2.5厘米,横线约为2.4厘米。棋盘正中一点为“天元”。棋盘两端的横线称端线,棋盘左右最外边的两条纵线称边线。从两条端线和两条边线向正中发展而纵横交叉在第四条线形成的四个点称为“星”。天元和星应在棋盘上用直径约为0.5厘米的实心小圆点标出。   五子棋相传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尧帝时期,比围棋的历史还要悠久,可能早在“尧造围棋”之前,民间就已有五子棋游戏。有关早期五子棋的文史资料与围棋有相似之处,因为古代五子棋的棋具与围棋是完全相同的。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有“女娲造人,伏羲做棋”一说,《增山海经》中记载:“休舆之山有石焉,名日帝台之棋,五色而文状鹑卵。”李善注引三国魏邯郸淳《艺经》中日:“棋局,纵横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这段虽没讲明是何种棋类,但至少知道远古就以漂亮的石头为棋子。因而规则简单的五子棋也可能出自当时,并是用石子作棋子。《辞海》中亦言:“五子棋是棋类游戏,棋具与围棋相同,两人对局,轮流下子,先将五子连成一行者为胜。”可见,五子棋颇有渊源。

查看书的图片


管理员邮箱:252693090@qq.com,无效链接反馈、优质链接推荐等,欢迎联系 管理员。更新记录

©renjumap.com辽ICP备2022009382号-1